时间:2025-10-14 16:20:15 作者:lihong 来源:系统之家 1.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资讯 2.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访问: https://m.xitongzhijia.net/xtjc/20251014/302395.html 手机查看 评论 反馈
从 2025 年 7 月的可选更新 KB5062660 开始,所有运行 Win11 24H2 及更高版本的用户都可使用快速计算机恢复(Quick Machine Recovery,简称 QMR)功能。在 Win11 家庭版中,该功能是默认开启的,而使用专业版和更高级版本的用户,需要手动开启。以下,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启用方法介绍。
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的工作流程
在启用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功能之后,Win11 的整个修复过程将按以下步骤自动执行:
1. 设备崩溃:在设备多次无法正常启动时,系统会自动检测到异常,并触发恢复流程。
2. 进入恢复环境:电脑会自动引导至 WinRE 恢复环境,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也会随即启动。
3. 连接网络:在建立好网络连接后,开始主动扫描「Windows 更新」,在线查找可用的修复程序。
4. 执行修复:如果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用,就下载并应用;如果找不到,系统会根据预设的重试间隔和超时设置再次尝试。
5. 重启电脑:修复程序执行完成后,电脑会自动重启。如果问题已经解决,就会顺利进入到桌面;如果修复失败,系统会再次进入 WinRE,重复「第 2 步」及后续流程。
说白了,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就是对传统「启动修复」功能的一次重大升级(超级加倍)。启用之后,会优先通过「云端联网」来获取修复方案;如果没有启用该功能,则会回退到依赖本机文件的传统「启动修复」模式。
Win11 快速计算机恢复功能启用方法:
通过「设置」启用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
1. 按 Windows + I 快捷键打开「设置」,依次进入「系统」>「恢复」>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。
2. 打开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开关,即可启用该功能。
3. 你还可以开启「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案,请继续搜索」开关,并手动调整以下 2 个选项:
在这里,还需要对 2 个核心选项的含义做进一步说明:
快速计算机恢复:对应「云修复」功能。开启后,系统会通过网络连接微软服务器,主动寻找可用的修复方案。
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案,请继续搜索:对应「自动修复」行为。若关闭此项,系统在首次云修复失败后,将停留在 WinRE 恢复环境中,等待用户手动干预,而不会自动重试修复流程。
不同 Win11 版本(SKU)的默认设置也有所不同:
家庭版:默认开启「云修复」,但关闭「自动修复」。
专业版:默认同时关闭「云修复」和「自动修复」。
通过 XML 文件启用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
除了使用「设置」应用进行图形化配置,IT 管理员或高级用户还可以通过 XML 配置文件,实现更精细化、批量化的控制:
1. 在文本编辑器中创建一个 XML 配置文件:
参数说明如下:
<WifiCredential>部分,用于指定无线网络的 SSID 和密码。如果设备使用有线网络连接,可以省略这部分。
2. 右键点击「开始」菜单,选择「终端管理员」,以管理员权限打开 Windows 终端。
3. 执行以下命令,应用你的 XML 配置文件(记得将路径替换为你实际保存的文件路径):
reagentc.exe /setrecoverysettings /path D:\QMR_Settings.xml
4. 执行以下命令,验证恢复设置是否已经成功应用:
reagentc.exe /getrecoverysettings
5. 如需清除自定义配置,可随时运行以下命令恢复默认行为:
reagentc.exe /clearrecoverysettings
进入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环境
除了在系统检测到「启动故障」时自动触发外,你也可以通过以下 2 种方式手动进入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环境:
如果「快速计算机恢复」功能已禁用,那么在「疑难解答」>「高级选项」中,你将看到传统的「启动修复」选项。
手动进入
1. 按Windows + I快捷键打开「设置」,进入「系统」>「恢复」。
2. 在「恢复选项」中,点击「高级启动」旁边的「立即重新启动」>「立即重启」。
3. 系统重启后,依次进入「疑难解答」>「高级选项」>「快速恢复计算机」。
4. 随后,系统将自动执行以下操作:诊断电脑问题 → 连接网络 → 查找可用解决方案 → 尝试修复引导故障。
强制进入
1. 按住「电源按钮」,直到电脑完全关机(断电)。
2. 反复强制断电 + 开机 4 次,设备会自动进入 WinRE 恢复环境。
3. 系统重启后,依次进入「疑难解答」>「高级选项」>「快速恢复计算机」。
以上就是系统之家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“Win11 快速计算机恢复功能启用方法”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可以解决你的问题,感谢您的阅读,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系统之家官网。
发表评论
共0条
评论就这些咯,让大家也知道你的独特见解
立即评论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系统之家立场